(8分,每空1分)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 B 超检查和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 表示该对等位基因)。现有两位孕妇甲与乙,甲正常但丈夫为该病患者,乙为该病患者但其父亲和丈夫都正常。
(1)医生对甲、乙进行遗传咨询后,对甲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从母体羊水中取脱落的胎儿细胞,通过检验 确定胎儿性别,因为如果胎儿为女性则全部发病,胎儿为男性则 ;对乙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 作探针,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因为理论上,乙的后代有 (概率)患病。
(2)现对乙孕妇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 d 的探针称为 d 探针,检测基因 D 的探针称为 D 探针。先采用 PCR 方法扩增该对等位基因,然后将 PCR 产物吸附在一种膜上形成斑点,每次做相同的两份膜,分别用 D 探针和 d 探针杂交,可以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个体 2 和 3 的性别分别为 、 ,他们 (能/不能)继续孕育。
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b是,c是,d是。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12分)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体液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
(1)据图分析,写出图示细胞的名称。
abcde
浆细胞由和(填名称)分化而来。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细胞(填字母)会迅速__________,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4)若X是自身的癌细胞,机体需经过________免疫,才能将其消灭。
(5)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
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
(1)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加,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和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此时骨骼肌细胞的直接供能物质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增加,使血糖快速补充。
(4)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而引起的渴感,还可通过积极放松的方式缓解因肌肉细胞中积累过多造成的肌肉酸痛。
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B液为,C液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和。
(3)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4)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浓度升高,导致病的发生。
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