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和_________。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属于(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 ]的蛋白质进行分类加工和包装。
(3)图A中②是,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4)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
(5)图B中能储存遗传信息的细胞器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进行.
(6)图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黑藻的叶肉 | B.硝化细菌 | C.酵母菌 | D.蓝藻 |
假设该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
(7)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氯化铁溶液中的Fe3+和肝脏研磨液都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某研究小组用氯化铁溶液、肝脏研磨液和人的新鲜唾液等为材料,设计下表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序号 |
反应物 |
加入物质 |
条件 |
现象 |
1 |
H2O2 |
肝脏研磨液 |
室温 |
大量气泡 |
2 |
H2O2 |
氯化铁溶液 |
室温 |
|
3 |
H2O2 |
煮沸后冷却的肝脏研磨液 |
室温 |
|
4 |
H2O2 |
新鲜唾液 |
室温 |
(1)请你预测实验中的实验现象②;③④。
(2)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实质是。
(3)实验l、2能够说明;实验l、3能够说明;实验l、4能够说明。
(4)有同学将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放置在冰箱中低温保存(4℃)1天后,将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放置1天,用试管取适量该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几滴低温保存过的肝脏研磨液,结果发现过氧化氢溶液不产生气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为:
A.肝脏研磨液已失效;
B.过氧化氢已被彻底分解。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原因,并说明可能出现的结果。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 |
染色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Ⅲ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甲基绿吡罗红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实验序号)。
(2)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4)上述实验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组别是。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要点是:
a.调节,使视野变得明亮些;
b.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c.转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16分,每空2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右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分泌增多,促进了 __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直接提供。
(3)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人体维持血糖相对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4)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3号“杀手”。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所用激素为,由细胞分泌。
(5)治疗糖尿病所用激素过去主要是从动物的内脏中提取,数量有限,现大多采用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____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__段,丙细胞处于________段。
(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所示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