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是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 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 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 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⑥ | D.③④⑤ |
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 B.感受器的兴奋性 |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淋巴 |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