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制衡。
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哲时关门。其实,两党的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民主党则坚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美国《预算与会计法案》和《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规定:“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支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临时关门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一种新主义,叫做‘五权分立’。”政府的五项治权要受国民的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和复决权制约。这种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完美结合的宪法才是理想的宪法。
孙中山还认为:“《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故余自六年至今,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制宪者们设计的“有衡”政治制度的内容。简述孙中山对中国建立民主政府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拥护《临时约法》的原因。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你如何评价美国屡次关门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下星星火,南北东西燃。而今势更望,能不忆当年。风雷兴未艾,快马再加鞭。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朱德《喜读主席词二首》
材料二:一九三五年的春天,是个胜利的春天,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张南生《回忆长征》
材料三:文革号炮响,帝修心胆寒。春风化红雨,新枝壮且繁。—朱德《喜读主席词二首》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对中国共产党起到的历史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性质及应总结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集团气急败坏,叫不要“轻易放过这样的一个战争的机会”。对峙中国“就是要先揍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读本》
请回答:
(1)这则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经济冲突的原因?(请回答中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秦朝倾覆后,大家都把中央集权制同暴政混为一谈,认为汉朝政府应像周初那样实行分封制。高祖因此将大片领土将给旧部,分封诸王。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分权证明对皇帝是个威胁。汉初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创立一种集权形式。—【美】(Patricia Buckley Ebrey)《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到997年,宋朝政府每年制造8000万贯铜钱,为唐朝最多时的两倍半。到1085年,即不足一个世纪之后,铜钱的产量又增加近8倍,每年为60亿贯。与此同时,银两的使用也在增加,1120年政府就征收了1800万两白银的赋税。—【美】(Patricia Buckley Ebrey)《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三:分裂性最强的党争适于20岁的神宗皇帝(1067—1085年在位)继位并任用王安石彻底改革政府之时。王安石改变了核查田赋的方式,用新办法征集和运送特殊的贡税,并向农民发放有息贷款使其不再依赖与地主;将徭役改为交纳税银;整顿地方衙役;开设官办当铺;建立地方武装协助国防等。—【美】(Patricia Buckley Ebrey)《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汉初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创立一种集权形式。”主要是指汉朝实行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经济发展在当时社会上的表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4)当今我们可以借鉴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为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双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1)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你如何评价?(4分)
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2)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5分)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3)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以上材料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