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称:“对日媾和是一种‘和解’的媾和——美国最关心的是保护日本不受侵略,同时希望日本也不威胁别国的安全。”美国这一政策
| A.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肇始 | B.承认了美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
| C.有利于提高战败后日本的国际地位 | D.表明美国竭力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空想社会主义者 | B.共产主义者 |
| C.巴黎公社领导人 | D.第一国际领导人 |
下图为某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
从2008年起,传统节日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1901年的中秋佳节,中国人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词汇
| A.洋务运动、北洋水师、夺洋利 |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 |
| C.八国联军、北洋水师、实业救国 | D.九一八、攘外必先安内、长征 |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 C.民主政治真正得以实现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
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