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
B.最初的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是政府中枢机构 |
D.取代内阁,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A.谭嗣同 | B.林则徐 | C.李鸿章 | D.陈独秀 |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A.五四爱国运动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C.毛泽东思想诞生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