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有国家机关人员说:“(当时)在党内出现了四不讲现象:报上没发表的不讲,中央没讲的不讲,文件没规定的不讲,顶头上司没讲的不讲。”这表明该时期( )
| A.党内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 B.民主言论受制于“左”倾思想 |
| C.党内思想具有高度凝聚力 | D.党内右倾思想发展扩大化 |
唐高宗年间,中书舍人李义府因故得罪当朝宰相,皇帝的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欲颁布诏令,将李义府贬为壁州司马。按照当时的制度,该诏书的颁布必须经过的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 B中书省-门下省-皇帝-尚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皇帝 D门下省-中书省-皇帝-尚书省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戌边 D投作官吏幕僚
清朝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 A.原始岩画 | B.汉代帛画 |
| C.中国文人画 | D.民间绘画 |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几个中文系学生看了这段话,对“那时”具体是指哪个时期意见不一,他们向一位历史系教授求教,得到的答案是指
| A.戊戌变法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 C.新文化运动前期 | D.国民大革命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