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
C.以民为本,兼听纳谏 | D.以农为本,精兵简政 |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或措施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A.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 |
B.禁止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
C.利用已出现的城市区域化倾向,为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依托 |
D.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A.利用、限制、改造 |
B.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
B.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C.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
D.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
A.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
B.世界共享 |
C.促进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 |
D.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部门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凡接受该法案的企业在其产品上标有蓝鹰标记,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 B.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
C.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 D.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