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上的文字是: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这幅宣传画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 B.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
C.农业科技巨大进步 | D.“大跃进”时期的浮夸行为 |
阅读下列表格,你认为最适合的主题是( )
姓名 |
年龄(岁) |
成就 |
孙中山 |
28 |
创立兴中会 |
邹容 |
20 |
出版《革命军》 |
周恩来 |
26 |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
雷锋 |
22 |
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
A. |
年轻有为民族精英 |
B. |
革命领袖国家栋梁 |
C. |
民主共和时代先锋 |
D. |
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
阅读如图《中国城镇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指出图中 点变化的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 |
B. |
一五计划 |
C. |
人民公社运动 |
D. |
经济体制改革 |
20世纪60﹣70年代,为了加强国防安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运动。同学们熟知的九院等军工企业纷纷迁入绵阳。据此可推知当时绵阳成为( )
A. |
中国的工业中心 |
B. |
国防建设的基地 |
C. |
改革开放的前沿 |
D. |
教育发展的先锋 |
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A. |
|
B. |
|
C. |
|
D. |
|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风俗习惯也发生着变化。观察如图,你认为导致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
B. |
辛亥革命 |
C. |
新文化运动 |
D. |
新中国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