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
|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
|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
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 A.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
| B.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9% |
| C.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 |
| D.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文化大革命运动 |
|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某报登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穿,要全部‘美式装备’了!”你认为这则评论反映的历史阶段是
| A.北伐战争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
| C.不要求民众纳税 |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