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将在1700万未成年人中全面推行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举行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我国自西周以来就形成周礼,周礼的形成为中华民族树立了礼仪文化的典范,再通过孔孟“克己复礼”的努力,礼仪逐渐融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出台的礼仪规范在中华民族礼仪文化的基础上,较之以前学生行为规范不分年龄段、不分阶段的特点,每一礼都区分了年龄段,循序渐进、设置科学;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贴近生活实际,内容表述更贴切,易懂易学易做;同时和国际文明礼仪规则接轨。
请结合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内容,指出我省新出台的礼仪规范的依据。(6分 )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我国开展上述活动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学校还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

材料一:由于不满隔壁工厂的噪声和粉尘污染问题,家住山东潍坊市的王先生开始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收效却十分有限。自学了两年法律的王先生以环保投诉未答复为由,将潍坊市环保局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王先生胜诉。不过,王先生说,他的法律维权之路还远远没有终止。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深圳南山区某医院门诊大楼发生一起火灾。警方调查发现,纵火者为十年前在该医院做牙的患者郑某。郑某认为做牙后效果不好,做完牙后一直痛,产生报复心理。郑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
(1)通过对材料中王先生与郑某结果的对比,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郑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

[千里难寻是朋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待,心诚则灵,让我们从此是朋友。”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它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真谛的探求。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以上述歌词为背景材料开展一个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2)请你设计两条与友情有关的宣传标语。
(3)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4)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份关于怎样交友的经验交流材料或谈谈对交友的看法。(写出提纲即可)

材料一:“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材料二:国家旅游局发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要求中国公民游玩时遵守社会公德。今年十一前,有关部门再次发出通知,提醒游客改善旅游文明状况。然而,这个黄金周,记者在火车、飞机上,在景点、宾馆中,都看到了极少数不文明现象。
(如下图)

(1)请你对材料二中的行为进行评析。
(2)请你为解决上述现象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结合漫画《嘲笑》,回答一下问题。

(1)以上的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具有这种品行的人能否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什么?
(3)你认为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