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若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4月4日12时40分 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 D.4月5日12时40分

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回答题。
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①土地沙漠化②土壤盐碱化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
①连续多年气候大旱②严重超采地下水③蒸发量增大④湖泊旅游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题。

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读图回答题:

甲图所示气候类型为()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气候类型对应右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差异大。结合所学回答题: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曾母暗沙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吐鲁番盆地

从降水成因上看,我国的降水大多数属于()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气旋雨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表现为()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秋冬多、春夏少

古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对我国季风现象的描述,以下省会中“春风”影响不到的是()
①乌鲁木齐 ②杭州   ③西宁 ④洛阳

A.①     B.①③   C.①②   D.都不是

我国东南某地建一化工厂,该厂应位于城市居民区的()
①西南方向②东南方向③西北方向④东北方向,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