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
不同容量平板电脑iPad的销售价格不同,我们原本可能只需要16GB容量的电脑。再加100美元就变4倍’,这下子我们内心的声音又要响起了:“会不会我以后需要很大容量啊,这么划算不买实在是可惜”。于是很多人买了64GB的iPad,可是真正使用到的容量却不到一半。材料告诉我们
A.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候能完全理性选择 |
B.消费者买商品是为了得到产品的性价比 |
C.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是品牌营销的关键 |
D.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存在攀比心理 |
物价牵动民生,引发关注。一条“呼吁无座火车应半价”的微博,一天被转发14万次,“火车站票收费是否合理”成为火车运输最受关注的话题。网友普遍认为,持站票没有享受与座票同等的服务,因此站票和座票一个价不公平。网友要求站票半价的经济学依据是
A.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
B.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
C.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不会偏离其价值 |
D.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低价格就低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一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跳跃不成功说明生产者的劳动未得到社会认可 |
C.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交换中才能得以实现 |
D.货币作为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
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杨式太极拳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术交换”中,成为“换客一族”。“技术互换”是一种绿色的学习方法,如今已成为学生和白领中流行的一种交换形式。从市场角度看,下列关于“技术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换中的“技术”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术交换”的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的过程
③从结果上看,“技术交换”属于租赁消费
④“技术交换”也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想买块地,自己种菜种粮食”。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一些网友发出这样的呼声。人们自种自食的农产品
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