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子夜》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吴荪甫在家里为父亲吴老太爷办丧事,就在这次聚会上,赵伯韬找到吴荪甫和他的姐夫杜竹斋,拉拢他们联合资金结成公债大户,想要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 |
B.靠放高利贷盘剥农民起家的“笑面虎”冯云卿,为了躲避农民的反抗,同时也是为依顺姨太太的心愿,带着全家搬到上海。冯云卿在上海无事可做,盲目投资公债市场,结果受这次公债库券涨风的影响,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 |
C.办好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认识统一,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狡猾心毒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遭到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婴儿对一点一滴的外部世界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某种“模型”,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某种看法。如果这种模型与外部世界相符合,他们就感到满意;若不是符合,即所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他们就感到不满意。
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假如一个婴儿对着他所熟悉的面孔微笑,则说明( )。
A.他喜欢这个人 |
B.这张面孔看上去很亲切 |
C.他期望巩固头脑中的某种“模型” |
D.这张面孔与他脑中的某种期望相符合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的小玩意儿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可是你褒奖他的时候,他虽是高兴,脸上却装出很不愿意的样子,你指责他的时候,他虽是懊恼,脸上却偏要显示出勇于纳言的颜色。
这段话认为,纸面具与人面最大的不同是( )。
A.它并不具有人面的欺骗性 |
B.它经不住人们的褒奖或指责 |
C.它显现出更鲜明的人性特征 |
D.它没有人面那种生动的色泽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许多文人雅士通过为自己的书房命名来言志寄情。梁启超的书房命名为“饮冰室”,语出《庄子·人间世》,形容内心忧愁焦灼,欲饮冰镇之。
从“饮冰室”的斋名中可以体现出( )。
A.室主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和忧虑 |
B.室主过人的才华和机敏 |
C.室主失望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
D.室主对庄周的敬仰之情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改变:一种是“顺向改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另一种是“逆向改变”,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破坏生态平衡。精神生产,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和应用,则会扩大和加深上述两种改变。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生产总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因而一般属于“逆向改变” |
B.精神生产有比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更为积极的作用 |
C.精神生产存在着“顺向改变”和“逆向改变”两种可能性 |
D.科学技术发展总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应该说是“顺向改变”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劳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系,它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联系,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 |
C.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 |
D.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