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夏衍老人临终前感到身体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的说了一句:“不是‘叫’,而是‘请’。”一个“请”字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举止端庄 | B.学会倾听 | C.待人礼貌 | D.学会妥协 |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 B.社会保护 | C.学校保护 | D.司法保护 |
聊城市初中学生闫森,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15岁。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随后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他的生命在5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闫森的父母拿着儿子的照片,含泪说:“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救了5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闫森父母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是()
①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
②生命太脆弱了,它经不起任何风浪的冲击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创造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这表明门巴族的乡亲们都认同这样的道理()
①学习是成才的阶梯
②受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③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④教育能为人的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台州市路桥区吴斌老师23年来资助2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累计资助近30万元。20多年的无私奉献,汇聚成一个“最美教师”的形象。吴斌的行为()
①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体现了教师的工资很高
③提升了个人的生命价值
④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岁的小女孩姚启凤热爱芭蕾舞,因家境贫寒,每晚只能在昏暗的路灯下,在父亲捡来的一张毯子上默默地苦练芭蕾舞,风雨无阻。姚启风身上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A.自强自立、虚荣自负 | B.自卑知耻、平等待人 |
C.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 D.自尊自信、张扬固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