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平时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李受到外班的同学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人找到那位同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一顿,为小李“报了仇”。老师为此批评他,他却说:“我是帮助同学,维护正义”。据此回答下题小强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是( )
A.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 B.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 |
C.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 D.侮辱他人人格 |
小强应当认识到正义最起码的要求是( )
①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 ②不伤害他人 ③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④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 | B.①② | C.②③ | D.④ |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组委会点赞: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他们的义举( )
①体现了党中央教育扶贫战略思想
②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自身价值
③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是为了实现他们一直想去山区的理想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③ |
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守则浓缩为9大准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这一条款。对此举理解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②是全面推进法治进校园的具体体现
③更好地体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将消弱未成年人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法律规定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某父母为掌握女儿的思想状态,经常乘女儿不在家的时候翻看其信件 |
B. | 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
C. | 小雨今年16岁,去年暑假在某餐馆当了一个月的服务员 |
D. | 某法院公开审理14岁少年XX抢劫案,判其有期徒刑1年 |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可见,法律具有( )
①鲜明的阶级性②全民的民主性③国家的强制性④普遍的约束性
A. | ①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②③ |
2014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主题确定为"不丢下一个人:共同思考,共同决定,共同行动,对抗极端贫穷"。世界各国要消除贫困,共同致力于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需要()
①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
②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③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
④消除激烈的国际竞争
A. | 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