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      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最高;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     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      的砝码,砝码要用          ____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

(1)乙烧杯中的溶液   (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 22],即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3)把马铃薯块茎埋在土壤中,长出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如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称取30g 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固体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到天平平衡;

(2)20℃时,将30g 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  

(3)要使20℃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写一种即可)

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  (填序号);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集气瓶底部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许多科学家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89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氩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  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他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