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下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内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      (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先关问题:
【查阅资料】
信息①: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比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
信息②:NaHCO3在2700C时,完全分解转化成Na2CO3,而NaHCO3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1)按有图所示进行实验,只观察到烧杯B中的石灰石变浑浊,小试管内壁出现水珠,写出小苏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Na2CO3溶液
与NaHCO3溶液最简单的方用是
A、加热 B、pH试纸 C、稀盐酸
【实验过程】
(3)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演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

【2015年江苏省泰州市】某校九(1)班同学举行“是真的吗?”化学主题活动,请你和蓓蓓一起探究。
话题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一定是铁单质吗?
【实验验证】①将细铁丝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用磁铁检验,能被吸引。
【实验结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铁单质。
话题2: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吗?
【社会调查】在医院检查胃肠疾病时,病人需服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
【调查结论】“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这句话是 (填“真的”或“假的”)。
【交流反思】若误服碳酸钡(BaCO3),胃酸的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会与之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钡盐,使人体内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此时可服用 (填一种即可)解毒。
话题3: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吗?
【实验回顾】向硝酸银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拓展实验】向硫酸钠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时,发生如下反应:
2HNO3(稀)+3Na2SO3=3Na2SO4+2NO↑+H2O
②含有SO32-的盐统称为亚硫酸盐,亚硫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交流反思】①向某一种钠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阴离子可能是SO42-,还可能是 (填离子符号)。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溶液里含有SO42-的是 (填“A”或“B”)。
A.取样,先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B.取样,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15年浙江省丽水市】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粘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步骤4: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 成立。

【2015年甘肃省兰州市】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II.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I:该气体是CO2;猜想II: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 (填“成立”或“不成立”);若猜想II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 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
[拓展延伸] 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A.苏打水 B.肥皂水 C.食醋 D.氨水

【201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Na+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OH-、Cl-、C032-
B同学:含有OH-、Cl-、Ba2+
C同学:含有(2)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足量的另一种试剂(4)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C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渡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一般应加入(5)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成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