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 | B.NH3 | C.N2 | D.NO2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Q |
P |
反应前质量(g)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g) |
X |
26 |
2 |
12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
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 12 B. 18 C.22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