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
废气
C.三者的单质直接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D.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1mol H2SO4和1mol 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 |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平衡:Br2+ H2O HBr+ HBrO 加入 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
B.对CO(g) + NO2 (g) CO2(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
| 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
| D.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分别跟等质量的镁充分反应,下列错误的
| A.刚开始时两种溶液中产生H2的速率相同 |
| B.若有一种溶液中镁有剩余,则有剩余的是强酸溶液 |
| C.若两种溶液中镁均无剩余,则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
| D.若两种溶液中镁均有剩余,则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
恒温时,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A.不变 | B.增大 | C.减小 | D.无法判断 |
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PH=2,乙的pH=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C(甲)=C(乙) |
| 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倍 |
| 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
| D.甲中的C(OH-)为乙中C(OH-)的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