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可消除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 → 5N2+6H2O。现有NO与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1.4 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产生氮气为5.6 L |
B.有0.3 mol NO被氧化 |
C.生成氧化产物2.8 g |
D.原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3 : 2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A |
B.1mo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C.100mL0.2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02NA |
D.标准状况下,将22.4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A |
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 4++ OH―=NH3↑+ H2O |
B.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 |
C.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 2Fe2++I2 |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 + 6H+ + 2MnO4―=5SO42― + 2Mn2+ +3H2O |
以下对粒子结构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B.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C.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 |
D.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H2SO3,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