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选自《珠玉词》)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
B.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破阵子”,押的韵是“ ng”。
C.这首诗也揭示了女子的心灵纯洁,给予人一种美好的遐想。
D.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美景,“日长飞絮轻”一句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这首词上片写       。“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五色杂陈,秀美明丽,写足春色之娇娆媚人。下片写        。
请简要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一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最后两句子请作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的一、二句作者运用“绕舍”“遍绕”“日渐斜”等词,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诗的第三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平中见奇,请加以赏析。

古诗词欣赏《渔家傲》完成小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全词的上片写景,“”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塞环境
的特点。
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