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
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
B.围湖造田 |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
下列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宇跟随父母从石家庄迁至珠海,并于斗门一中就读,这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B.欧洲在二战前是人口迁出区,二战后则转为迁入区 |
C.拉丁美洲一直以来都是人口迁出区 |
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回答下题。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 B.23% | C.13% | D.60% |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仍增加了近1.3亿。因此,我国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开始的标志是()
A.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 | B.死亡率和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
C.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不变 | D.出生率、死亡率同时上升 |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是:()
A.A国 | B.C国 | C.D国 | D.E国 |
A国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领土在温带和亚热带 |
B.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平原、高原 |
C.印度河是A国最主要的河流 |
D.恒河三角洲是A国重要的产棉区 |
A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A.小麦 | B.水稻 |
C.茶叶 | D.黄麻 |
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A.钢铁工业 | B.纺织工业 |
C.电子工业 | D.电力工业 |
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生产状况统计图,回答下题。有关茶叶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量与茶园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
B.出口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
C.中国茶叶消费量大于印度茶叶消费量 |
D.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 |
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茶叶单位面积产量高于中国,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劳动力丰富 | B.纬度低,采茶期长 | C.接近消费市场 | D.机械化程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