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①太阳能热水器 ②煤、石油 ③潮汐能发电 ④核电 ⑤水电 ⑥地热发电
A.①④⑥ | B.①②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⑥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信息表明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 B.图4的比例尺比图5小 |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
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人。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以下用箭头表示)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当图中X、Y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时增大时
A.白昼都在变短 | B.正午物体日影都在变长 |
C.正值春分前后 | D.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
下图 为地球上的一段纬线,读图回下列各题。图中三地太阳能资源由多到少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P>Q>R | B.R>Q>P | C.Q>R>P | D.P>R>Q |
图中三地,地壳厚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P>Q>R | B.R>Q>P | C.Q>R>P | D.P>R>Q |
产业转移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目前图示三地产业转移的方向正确的是()
A.P→Q | B.R→Q | C.Q→R | D.P→R |
读中、日、韩、俄四国交通资料统计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
海岸线 104km |
铁路营运里程104km |
铁路密度 m/km2 |
公路营运里程104km |
公路密度 m/km2 |
高速公路 104km |
管道运输 104km |
||||||
甲 |
3.200 |
7.80 |
8.12 |
358.4 |
373.4 |
5.39 |
5.45 |
||||||
乙 |
3.300 |
2.70 |
79.9 |
118.9 |
3518.7 |
0.74 |
0.27 |
||||||
丙 |
0.526 |
0.79 |
79.5 |
10.2 |
1023.4 |
0.3l |
0.23 |
||||||
丁 |
3.765 |
8.78 |
5.14 |
115.0 |
67.258 |
2.90 |
23.9 |
关于甲、乙、丙、丁四国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金砖国家之一 |
B.乙国属于半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
C.丙国属于世界资源大国,人口是四国中最少的,属于金砖国家 |
D.丁国属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人口稠密,资源需要大量进口 |
目前甲国向乙国出口的矿产资源最有可能的是
A.铁矿石 | B.煤炭 | C.石油 | D.天然气 |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下图是乌克兰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 | B.水源 | C.热量 | D.光照 |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
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房地产业 | D.水果种植业 |
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