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收入分配公平关系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某校高二年级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某市农村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农村一些地方文化生活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赌钱(打麻将、六合彩)”的现象普遍存在,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生活内容单薄、创新乏力,农村文化传播只有电视、广播、报纸等几种简单的形式,绘画雕刻、纺织剪纸、杂技花灯等传统文化的覆盖面不升反降,电脑网络、数字电影等文化形式进入缓慢、推广困难,更难见到创新农村文化形式的新举措和新尝试。
材料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解决“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意义。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影响及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下看中国精神,实质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机遇和发展问题。
针对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请你为如何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几点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之后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目前正式启动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有报道说,小沈阳和众徒弟给师傅赵本山跪地磕头拜年,感谢师傅的带携之恩,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拜年有很多方式,现阶段人们拜年一般已经不再采用磕头施礼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握手、拥抱等形式,或者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拜年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拜年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