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中东地区示意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B是   洲,A是    海。
(2)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该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该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但     资源却很贫乏。
(3)中东石油运输线路中被日本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       海峡 。
(4)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共同视为“圣城”的城市是
(5)属于C地区气候特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的是(          )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写图中四大地理区域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四大地理单元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线,C单元与D单元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__山脉 ,A和B单元之间大____岭——____河为界。
(3)在四大地理单元中,平原分布最广的是________ ,人口最多、 经济活动最活跃、制造业最发达、对外联系最广泛的地理单元是______ (填字母)。
(4)C地理单元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______,分布在我国第____级阶梯上,该区域的农业部门以________ 业为主。
(5)D地理单元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较低,冰川广布。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__谷地和________谷地。写出其中任意两种丰富的自然资源____________ 。

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读台湾省略图 ,回答问题:

读图,填出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写出番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岛),___________② (省区), ③________(该省最大的城市), ④______________(该省最长的河流) ,⑤__________(山脉) 。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港口城市) 。⑧__________(该省的“硅谷”)
该省的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2 分)
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历史和文化渊源的是()

A.台湾省的植被与福建省植被有很多相同之处。
B.台湾省和福建省的许多居民都供奉妈祖。
C.台湾省和福建省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台湾省和福建省在地质上属于同一板块。

看珠江三角洲略图,回答问题:

请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并说明问题:
①____________(行政中心),③__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④__________铁路线。 ⑤所代表的河流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它是__________。从该地降水特点分析该河流水量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11月25日,全国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联席会议在海口举行,海南、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五大经济特区首次聚集,探讨如何用好经济特区授权立法机制,加快特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特区中位于本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在括号内填写这两个经济特区名称。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该点属于的__________带(五带)、__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__(南、北)半球。

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
“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创造性地开始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经变得青山绿水。当地人民切切实实感到是科学挽救了高西沟。
(1)高西沟位于地形区,材料中“肥土”最终流人河的河道中。
(2)本区域东到山脉,南达山脉,最丰富集中的能源矿产是
(3)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民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是……………()

A.生态建设 B.人口迁移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陡坡种植粮食

(4)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本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主要治理措施。
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读台湾岛略图。

(1)从图中所处纬度位置来判断,台湾岛南部属于带,中、北部属于带。
(2)台湾岛的地形东部为,西部为。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
(3)图中F是市,B是(山峰)。
(4)图中C是(岛屿)。
(5)台湾海上交通运输的最大门户是(填图中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