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1)班开展“世界古代文化之文字”图片展,某个展区有以下三幅图片,同学们对此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很明显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①是楔形文字,产生于两河流域 |
B.②是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文字 |
C.③是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 |
D.②是字母,不属于文字,应该从此次图片展中去除 |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灵渠 | B.都江堰 |
C.大运河 | D.郑国渠 |
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
A.扁鹊 | B.华佗 | C.张仲景 | D.李时珍 |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 B.《齐民要术》 |
C.《天工开物》 | D.《水经注》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
B.社会动荡不安 |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D.丝绸之路开辟 |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
B.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
C.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
D.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