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本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统治的阶级基础

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②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被称为“解放者”的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