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的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

A.丞相、奉常、卫尉 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
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公天下”变“家天下”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C.社会历史的倒退 D.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