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949~1960年中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1961~1966这一比值降至51%。这一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实施 | B.文革的破坏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 D.自然灾害的发生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 B.韩非子 | C.墨子 | D.荀子 |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 | B.雇工式经营 |
C.田庄式经营 | D.自耕农式经营 |
八卦(见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