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
(1)清明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祭祖的形式却在不断变化。日前,有这样一群人,愿在清明假期代客扫墓,提供一条龙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词、打扫墓碑、描字、清理附近杂草、上供品、鲜花、燃冥币等。代扫人可以提供现场通话服务,先由委托人拨通代扫人的手机,随后代扫人把手机放在墓地边,委托人这时可以通过电话悼念先人。根据顾客的需求,网店提供不同的“套餐”,若需要代哭、代磕头等服务,需加收50%的费用,要价上千元。有的代扫人在网站上声明,如果确认委托代扫,自己前一天会洗头洗澡,扫墓时穿黑色西服或白色衣裤,祭扫时做到认真恭敬。整套代扫服务持续时间20—30分钟。从各个网店公布的代扫服务信息来看,价格区间大约在200—2000元不等。
对这种代客扫墓,你持什么观点?并请阐明理由。不超过100字。 
                                                                                 
(2)“……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以上两节歌词选自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时候都去哪儿了》,它们以平实的语言和典型的生活细节浓缩了父辈们的时间故事,抒写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暖和的记忆,勾起人们一种温馨动人的情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谢,你的时间又到底都去哪儿了?请仿照以上歌词,另写两节歌词,讲讲你的时间故事,抒写你的情怀。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介绍过近代一些有趣的美学实验。如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关于颜色的重量的实验:把两个面积、角度均相等的三角形甲和乙(如下图)从中腰平分,然后着两种深浅不同的颜色。他让接受实验的人比较甲、乙两个形状,然后询问他们喜欢哪一个,并说出理由。参加实验的50人,绝大多数喜欢甲而不喜欢乙;他们的理由是:甲比较稳定;乙上半太沉重,下半太轻浮,令人产生轻重倒置的感觉。

请从上述实验事实中写出两条结论,答案要简明,每条限18字以内做答(不含标点)。
结论(1):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 ,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
天空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我们的要求;最远的不是天边,而是永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广的不是海洋,是人们的胸怀;我们的心灵是最美的,而不是天上的彩虹!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我看来。一位诗人要成为大诗人,则下列五个条件之中,必须具备三个半左右才行:①他必须多产。②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必须范围广阔。③他在洞察和提炼风格上,必须显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④在诗体的技巧上,他必须是一个行家。⑤就一切诗人而言,我们分得出他们的早期作品和成熟之作,可是就大诗人而言,成熟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老死,所以读者面对大诗人的两首诗,价值虽相等,写作时序却不同,应能立刻指出,哪一首写作年代较早。相反地,换了次要诗人,尽管两首诗都很优异,读者却无法从诗的本身判别它们年代的先后。
(奥登《十九世纪英国次要诗人选集)序》)
说得简单些,这五个条件用双音节词概括,分别是:

右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