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全对的一项是
A.目眦zì姁姁xú希冀qí期jī年 |
B.险衅xìn杯杓sháo缧léi泄瑰guì怪 |
C.卮zhì酒剌là谬啖dàn之折shé本 |
D.曩náng者祚zuò薄老躄bì亟jí请 |
下面各句所吟咏的对象分别是谁?
①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②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③残灯光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
④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 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
白言:“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苦孤山先访梅。须晴去,访稼秆未晚,且此徘徊。”
(说明:这是宋代词人刘过填的一首词。当时辛弃疾任浙东安抚史,召刘过任其幕僚,刘过 便以此词作答。)
(1)这首词的词牌是:()
A.念奴娇 B.永遇乐 C.水调歌头 D.沁园春
(2)词中主张“不若孤山先访梅”的人是:()
A.香山居士 B.林和靖 C.坡仙老 D.作者自己
(3)词中“暗香浮动”源自七律《山园小梅》的第二联。这一联的上句是“疏影横斜水清浅 ”,请选出下面正确的对句:()
A.暗香浮动月正明 B.暗香浮动会断魂
C.暗香浮动共金樽 D.暗香浮动月黄昏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斗酒彘肩”典出《史记·项羽本纪》。
B.这首词用想象中白居易、林逋、苏轼赞西湖美景的对话,组织成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
C.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辛弃疾邀请他任幕僚的推辞之意。
D.从这首词的风格上推断,对过应属于婉约派词人。
阅读下面一首(念奴娇)。完成下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斗牛空以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乙。睨 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甲、乙两处应填的诗句依次是:()
A.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看涛生云灭
C.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 D.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2)词中“睨柱吞赢”指的是()
A.唐雎在秦廷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发著文批判秦皇赢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何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请对下列概念进行两次筛选,每次要选出一个不同类的来。
A.辛弃疾 | B.王勃 | C.杜牧 | D.白居易 E.陆游 |
第一次筛选__________第二次筛选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