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I更难溶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
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 | D.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 |
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减小 |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
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2的是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2 ④P2O5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B.物质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
D.化学能与光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两种金属A与B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A的金属性强于B | B.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
C.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 D.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