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强弱顺序:还原性I->Br->Fe2+>Cl-,氧化性Cl2>Fe3+>Br2>I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叙述不成立的是 ( )
| A.Br2+2HI===I2+2HBr |
| B.2FeCl2+Cl2===2FeCl3 |
| C.2FeCl2+2HCl+I2===2FeCl3+2HI |
| D.Cl2通入到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I-先被氧化 |
臭氧(O3)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电解水法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向水中加入NaCl提高水的导电性 |
| B.b电极周围pH减小 |
| 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
| D.a电极为阴极,b电极为阳极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短链烃分子 |
|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 C.乙烯通人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
|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对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图②可表示压强对反应 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
|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人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 D.根据图④可知,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 |
| B.C8Hl0中只有三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
| C.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 |
| D.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含钾的物质都易溶于水,是因为钾盐溶解度很大 |
| B.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S042 - |
| C.铝热反应常被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说明铝的氧化性很强 |
| D.用浓硫酸与铜在常温下可制取S0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