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是一部成文法典 |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D.抑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1840~1895 |
1895~1911 |
1911~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 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B. 日本在华投资的总量始终最大
C. 美国的在华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D. 美国占据第一位置的时间最长
《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A.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 B.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
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
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
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 |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
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
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l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