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书》1984年第5期出现这样的诗句:“在倒废纸篓、倒掉了种种旧概念。”1984年秋天,中国取代“旧概念”的新概念不包括

A.国有企业改革 B.政企分开   
C.所有权、经营权适当分离 D.市场经济体制

“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科学,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半个月之后,有报道说北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处在

A.维新运动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
C.大跃进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记者走访四川大学档案馆查阅发现,民国15年(1926年)的国立成都大学(川大前身之一),本科学生每学期的学费为14元大洋,学费还没办法买到300斤大米。而民国20年(1931年)的国立四川大学学费每学期为16元,按照当时物价约为102斤大米。记者的这一发现说明

A.四川大学的学费极低 B.四川大学的学费很高
C.四川大学学生的生活很差 D.通货膨胀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和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一记录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