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蒙昧主义 | B.人文主义 | C.理性主义 | D.个人主义 |
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而到了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
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 A.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 |
| B.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作用 |
|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 |
| D.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 |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以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
|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 |
| 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和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
|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
|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
| D.家国混同为一的政治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