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争回我国在山东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卢沟桥事变 | D.文化大革命 |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到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③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
C.①正确,③③④不正确 | D.①②③④都正确 |
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第三表(执行)。规定:“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材料反映罗马法的基本特点是()
A.保护平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 B.保护私人财产,注重公平原则 |
C.注重法律程序,保证司法平等 | D.保护罗马共和国境内所有居民 |
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A.发展工商业 | B.废除债奴制 |
C.发放观剧津贴 | D.实行财产等级制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