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下图反映的变化无关的是( )
A.珍妮机 | B.蒸汽机 |
C.第一次工业革命 | D.铁路交通的发展 |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制定于(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
下面所列的各种社会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特征()
A.保家卫国增产节约公私合营 |
B.多快好省一大二公公共食堂 |
C.大字报造反有理 “走资派” |
D.国企改革乡镇企业加入世贸 |
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
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C.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