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收集纯净的气体

A.A             B.B             C.C           D..D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成红色 B.变成无色 C.变成蓝色 D.不变色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D.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O.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6
7.2
0.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5.6g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
D. 反应中a与b的计量数之比一定为2:1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Cl NaOH B.KOH Na2CO3HCl
C.KNO3NaOH FeCl3 D.AgNO3BaCl2HNO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在t1℃时,配制的甲、乙、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甲﹥乙﹥丙
D.饱和的甲、乙、丙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