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
实验操作(或方案)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 |
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
B |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C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
D |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
收集纯净的气体 |
A.A B.B C.C D..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
B.空气中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食盐 | B.稀释浓硫酸 | C.测定溶液的pH | D.固体药品的取用 |
南水北调中线将于2014年汛后正式通水,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是我们水源区居民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集镇集中建垃圾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
B.集镇建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C.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
D.在库区大力推广鱼虾和禽类立体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
近几年,十堰市部分家庭自酿葡萄酒,其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 B.把葡萄捣碎 | C.葡萄发酵成酒 | D.滤渣后装瓶保存 |
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