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1/5,空气是混合物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确保把瓶中氧气消耗完 |
C.插入燃烧匙时不能过慢,否则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上升水面要大于1/5 |
D.如果把红磷换成铁丝,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 B.①单质、③氧化物 |
C.①单质、③化合物 |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现有 ①FeO ②Fe2O3 ③Fe3O4 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