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 (      )

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易其田醻,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
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C.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D.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民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