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 B.富有地域特色 |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
A.读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进步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 )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
A.法家 | B.儒家 | C.道家 | D.墨家 |
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 )
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
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