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旧婚姻情况对照表。婚姻情况发生的变化反映了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 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 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A.新式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 B.中国传统婚俗的完全西化
C.国人对待中外文化缺乏理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唐会要》记载“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己亲邻买卖。”这实质上反映了唐代()
A.注重邻里之间和谐人际关系 |
B.对商业发展实行严格的限制 |
C.田宅产业只能卖给亲戚邻居 |
D.坊市限制的规定已有所松动 |
某外国学者研究唐代农业生产时引用范成大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范成大的诗激情浪漫,其诗不足以信 |
B.范成大是唐代田园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令人耳目一新 |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详加考证 |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 B.长途贩运发达 |
C.区域经济发展 | D.抑商政策改变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