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

A.
雨过,云渐渐地
B.
向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
C.
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D.
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京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
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 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H2((g)=NH3(g);ΔH=(ab) kJ·mol1
B.N2(g)+3H2(g)=2NH3(g);ΔH=2(ba) kJ·mol1
C.N2(g)+H2(g)=NH3(l);ΔH=(bca) kJ·mol1
D.N2(g)+3H2(g)=2NH3(l);ΔH=2(abc) 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知298K时,2SO2(g)+O2(g) 2SO3(g) △H=-197kJ/ mol,对该热化学方程式理解为:在该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摩SO2和1摩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是197 kJ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
+(2×283.0)kJ/mol
C.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而不是看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加热
D.对下列反应:HCl(aq) + NaOH(aq)="NaCl(aq)" + H2O(l)△H=-Q1kJ/mol

H2SO4(浓)+NaOH(aq)= Na2SO4(aq)+H2O(l)△H=-Q2kJ/mol
上述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则Q2>Q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g) + O2(g) ==CO2(g) +2H2O(g) ΔH ==-akJ·mol—1,这里ΔH代表燃烧热
B.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在25℃、101kPa,1molS和2molS的燃烧热相等
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
C2H2(g)+ 5/2 O2(g)=2CO2(g)+H2O(l) △H =—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
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有4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8NA个碳氧双键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