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小亮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
(1)由于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红磷的温度 ,红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燃烧匙里仍有红磷,燃烧停止的原因是 。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 。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原因是 。
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如下列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选用装置时填字母编号)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1)。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3)(填序号),该方法利用的二氧化碳性质是(4)。
③上述发生装置中不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是(5)(填字母编号),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石灰石放在(6)(填甲、乙或丙)处。
④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CaC 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 2H2)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反应速度否则容易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7)(填字母编号)。该反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
⑤ 用装置F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9)(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记录A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100秒后停止加热。
加热时间(s) |
0 |
60 |
80 |
90 |
100 |
A中固体质量(g) |
9.6 |
9.6 |
8.6 |
7.4 |
7.4 |
①0—60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原因是(12),但导管口已有气泡冒出,该气泡是(13) (填“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14);选择100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15)。
② 反应共生成(16)克二氧化碳。
③ 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S单位:g/100g水,t单位:℃)回答以下问题:
①20℃时,A物质的溶解度(6)(填>、=、<)B物质的溶解度。
②20℃时,将20克A物质溶于150克水,得到的溶液是(7)(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克。
③20℃时,将等质量的B和C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9)。
④ 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10)。
⑤ 将30℃时12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11)g。
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请按照要求填空。
① 科学家发现高活性硅化物可帮助星际探索,请写出硅的元素符号是(1);
② 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2);可用化学式Ca(HCO3)2表示碳酸氢钙,碳酸氢钙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4)。
③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氢气是绿色能源:(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Ⅰ (1)Ⅱ (2);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发生装置可选择 (4)(填字母)。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5)(填写选项符号)。
a.烘干b.溶解 c.过滤d.洗涤
③实验室制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6),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7)____,看到的现象是 (8);若把生成的CO2气体通入D装置中,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9),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