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 )
①引起物价上涨 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从唯物论角度看,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C.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D.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2013年10月,有着“金牌编剧”和“平民作家”之称的高满堂获得第八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将其放到大历史中去表现,用寻常百姓的离合悲欢,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高满堂的成功说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
|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
| C.积极创新,崇尚多元才能使普通大众获得更多的感性愉悦 |
| D.兼收并蓄,正确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才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 |
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是一场缱绻在味蕾之间的民族情感的表达。人们一直认为味道与味蕾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但是,2013年12月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体对气味的感受和认识能力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这说明
| A.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
|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加可靠 |
| C.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
| D.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
2014年4月18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观众的一片期待声中拉开帷幕。一贯风格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如行云流水的旁白与画面、浓浓的人文情怀,都让观众倍感亲切。相比上一季,“乡愁”成为本季着力渲染的主题,对此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舌尖上的中国2》足以“触动灵魂,让口水与泪水齐飞”,是因为
①不同区域的餐饮文化蕴含着共同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③现代传媒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餐饮文化的传播
④现代传媒极大地展现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1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播出“家风是什么”,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
①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
③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④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家人的精神力量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