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是以海水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海水淡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将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 |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通不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
以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序号 |
实验目的 |
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盐酸和硫酸 |
BaCl2溶液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肥皂水 |
C |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加入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
D |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
在化学实验室中,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 B.CuCl2 | C.Na2CO3 | D.Ba(NO3)2 |
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Na2CO3+CO2↑+H2O
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
B.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t2℃时将70 g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可得到170 g溶液 |
D.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