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用手捏气球,可以使气球变瘪。 |
B.墙内开花墙外香。 |
C.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 。 |
D.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可以观察到气泡。 |
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有关物质(或微粒)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十+2H2O+Fe(NO3)3
A.H2SO3 >I-> Fe2+ >NO | B.I->Fe2+> H2SO3 >NO |
C.Fe2+ >I-> H2SO3 >NO | D.NO>Fe2+>H2SO3 >I- |
下列除杂试剂或方法有错误的是
原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试剂 |
主要操作方法 |
|
A |
HNO3溶液 |
H2SO4 |
BaCl2溶液 |
过滤 |
B |
CO2 |
SO2 |
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 |
洗气、干燥 |
C |
SiO2 |
Al2O3 |
稀盐酸 |
过滤 |
D |
C2H5OH |
CH3COOH |
CaO |
蒸馏 |
如图A~D四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气态氢化物,D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B、C、D中共同含有的元素可能是
A.氯B.铁 C.碳D.氮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 |
B.大力发展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
C.生活中常用的蚕丝、棉花、淀粉、油脂等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
D.塑料袋在全球“失宠”,有偿使用成为风尚,是因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难以降解 |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 B.1∶9 | C.1∶5 | D.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