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图中,E和F分别为电源两极;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2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15 mol·L-1 CuCl2溶液,A、B、C、D均为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B极增重1.08g,则
(1)E为________极,C为________极。
(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气体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若乙烧杯溶液体积不变,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变为 mol·L-1。
(4)甲烧杯中滴入石蕊试液,________极附近变红(填A或B);如果继续电解,在甲烧杯中最终得到______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
(1)在元素周期表上述四个区域中,单质均能导电的是 。
(a)A(b)B(c)C(d)D
(2)最外电子层只有圆球形电子云的主族元素在区域 中。
(a)A(b)B(c)C(d)D
(3)e形成的单质晶体可能为。
A.离子晶体 | B.分子晶体 | C.原子晶体 | D.金属晶体 |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f和g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
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②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④比较原子半径大小
⑤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5)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说明b的金属性比d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描述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描述 |
W |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其单质是常见的助燃剂 |
X |
第三周期中半径最小的元素 |
Y |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 |
Z |
原子的最外层p亚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
(1)元素W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离子的电子式:。
(3)元素Y的原子核外有种电子云形状。
(4)元素Z的氢化物充分燃烧后,产生Z的氧化物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写出其中两种氢化物的名称、,
(5)X、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用化学式表示)。
根据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与钠同周期且单质熔点最高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2)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2Na+H22NaH)。生成物氢化钠的电子式为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键(填“离子”、“共价”或“金属”)。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存在递变规律,下列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离子半径:Na+>Mg2+>S2->Cl-
b.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
c.氢化物稳定性:PH3<H2S<HCl
d.还原性:PH3>H2S>HCl>HF
(4)第三周期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设为E)如下图所示:
①同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E值变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试推断E氟_______E氧(填“>”“<”或“=”)。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乙池中电子电子流动方向见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盛200mL饱和NaCl溶液和酚酞的混合液,反应开始后:
①甲池中极,乙池中的
极附近溶液变红(填“正”或“负”或“阴”或“阳”)。
②甲池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
乙池中Fe电极上反应式为。
③若乙池中收集到1.12L(标况下)有色气体时,停止实验,忽略池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池中溶液的c(OH—)约为,要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相同的状况,应向溶液中补充一定量的
A.盐酸 | B.NaCl固体 | C.NaCl溶液 | D.HCl气体 |
(2)若两池中均盛有200mL 2mol•L-1CuSO4溶液: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棒,乙池中的棒。
②写出乙池通电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若乙池中通过1.2mol 电子后停止实验,则乙池中共可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物质D的焰色为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丙
(2)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
反应⑤
(3)写出G溶液与金属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该方程式是一套原电池装置的总反应式,则该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正极反应式为:。
(4)描述F溶液中滴加D溶液后的现象,写出最后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